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失联修复为不良率下降持续发力
2022-08-05

进入7月,上市公司们的半年度业绩报告也逐渐进入了披露季,其中信用卡的投诉量以及不良资产率依旧是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信用卡近几年来一直是投诉业务的“风口赛道”,每年占总投诉比重较大,归根结底还是内控上的不严格。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曾就银行业态经营提醒:“部分银行常有一个误解,觉得跟办一般企业一样,自己说了算,可以方便融资。但银行业终归是特殊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特许经营,要有严格的资质审查和监管。”而本次信用卡新规的落地,对于信用卡的监管程度大幅加码,期待后续信用卡业务会有所转变。
而除去信用卡的投诉量备受关注之外,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银行业绩指标非不良资产莫属。纵观近五年的时间,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逐年上升,而2022年上半年尽管疫情黑天鹅没有完全飞走,却实现了银行业总体不良率下降。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不良率下降的背后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的所提供的失联修复技术支持。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就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及,在监管层和银行的合力推动下,不良贷款处置加快。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也表示,接下来的工作,将抓实抓细相关支持政策落地,深入研判分析风险,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持续督促银行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充足计提拨备;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安排,拓宽处置渠道,扩大单户公司类不良贷款转让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指导银行运用高拨备优势,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
清收一直是不良资质处置中最价值实现最多的手段,但是在清收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找到逾期失联的客户。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懂得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为不良率下降发力。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精确修复失联债务人、包括其联系方式、住址真实性、资产状况等。大数据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客户进行刻画完美解决逾期高阶段出现的客户失联等问题,为不良资产催收与处置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手段,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难题,它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科技的应用不能跨越法律的底线,金融科技的创新离不开配套的专业监管,加强对不良资产处置的监督管理关系到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升财政金融监管质效的重要环节。云宝宝失联修复平台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精准快速触达已失联的用户,不断帮助银行、催收机构以及调解中心等开展不良贷款的还款业务,为不良率下降持续发力。同时云宝宝失联修复平台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修复过程中仅建立失联修复触达通道,向通信运营商和主流物流平台发起请求,并且仅用交互加密后的数据进行匹配,不传递用户的原始隐私数据,守护银行的贷后管理合规底线。
【免责声明】文中参考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